小编:工作说明:内容基于互联网。如今解放军已经成长为世界三大军事力量之一,但解放军在装备上仍然存在很多“短板”。
工作说明:内容基于互联网。如今解放军已经成长为世界三大军事力量之一,但解放军在装备上仍然存在很多“短板”。重型直升机是其中较知名和受赞赏的直升机之一。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有自己的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都在30吨以上,甚至40吨、50吨。不过,中国最大的国产直升机是Z-8系列,最大起飞重量接近15吨(ZHI-8L)。中国的Z-8直升机重型直升机的重要性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重型直升机,但如果需要的时候却没有,那就真的是“卡住人了”。重型直升机高门槛最常见的例子是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唐家山堰塞湖的疏浚。此次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大地震堰塞湖形成于北川县境内的鉴江上游。这个堰塞湖面积1068平方公里。海拔也很高,落差达2660米。面积大,意味着一旦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大量水将涌向下游,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面积大也使得唐家山堰塞湖无法靠人力疏浚,必须使用机械工具。如果坝体随时可能溃决,如果不能及时淹没堰塞湖,可能会造成最严重的后果。高落差使得从地面搬运疏浚堰塞湖所需的机械变得困难。派挖掘机疏通唐家山堰塞湖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直升机吊运。重型直升机吊运挖掘机,但小型挖掘机重5至13吨,中大型挖掘机重13至50吨。中国最大的直升机直八,最大航程实际负载仅为6吨左右,这意味着它只能举起最小的挖掘机。幸运的是,当时国内一家私营企业租赁了一架俄罗斯米26直升机,而当时米26直升机还在中国。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从俄罗斯采购了一架米26直升机。两架米26成为唐家山堰塞湖疏浚的最大功臣。汶川地震期间,米26直升机举起了一台挖掘机。 Mi-26直升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现役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56吨,外载重量达到20吨。汶川地震期间,这两架米26直升机将120台中大型挖掘机从四川绵阳吊运至唐家山堰塞湖。这些挖掘机的平均重量超过10吨。经过数百台中型挖掘机对唐家山堰塞湖的疏浚努力,唐家山堰塞湖被在大坝溃决前成功淹没。经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重型直升机在一些特殊场景中的重要性。如果当时中国没有米26直升机,唐家山堰塞湖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想象的。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我国才应该考虑发展重型直升机。立志发展重型直升机,中俄两国的重型直升机项目并不多,但中国在直升机技术领域存在诸多短板。在自身技术基础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自然需要与拥有先进直升机技术的国家进行合作。目前,世界上在重型直升机技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个。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重的30吨以上直升机。美国自然不可能与中国合作,所以唯一可行的方向就是与俄罗斯合作。于是在2016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共同开发重型AHL直升机。根据协议,中国负责该直升机的总体设计、测试和批量生产。俄罗斯负责传动系统、尾桨和防冰系统等部件的设计。 AHL重型直升机模型 不难看出,中国在直升机技术领域相对落后,俄罗斯负有部分责任。此次合作旨在全面弥补中国在重型直升机领域的短板。 AHL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42吨,载货能力为10吨,外部装载能力为15吨。该型直升机也是目前中国投资最大的直升机项目,当AHL重型直升机进入时服役后,将改善中国制造重型直升机的能力不足。也可以说,解放军等待这款重型直升机已经很多年了。在一些大功率运输任务中,重型直升机的运输效率无法与Z-8相比。 AHL 重型直升机的运输能力超过了 Z-8。然而时至今日,AHL重型直升机项目已立项9年,但迄今为止,除了该型直升机的模型演示之外,普遍没有更可信的研制报告。目前,AHL重型直升机的最新进展是于2025年10月16日亮相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但它还只是一个模型。换句话说,多年过去了,AHL重型直升机的发展阶段仍然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虽然解放军等了9年,但很可能AHL重型直升机尚未完成首飞。目前,中国和俄罗斯均未报道AHL重型直升机首飞的消息。 AHL 重型直升机仅展示了模型。为什么AHL重型直升机项目进展缓慢? AHL重型直升机项目陷入困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求问题。中国和俄罗斯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截然不同。中国希望拥有一款载重量大、能够运载高原上空的重型直升机。我国对高原性能直升机的需求量很大,因为我国很大一部分土地位于高原地区,特别是西藏,高原平均高度达到4000米左右。直升机在这样的地区执行任务时,如果不是专门具备高原飞行能力,很容易因高海拔氧气稀薄而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甚至坠机。然而,并没有像m俄罗斯和中国的任何高原地区。俄罗斯最高峰是厄尔布鲁士山,海拔超过5000米。俄罗斯最重要的“高原地带”非乌拉尔山脉莫属,但这条山脉的最高峰是纳罗达峰,海拔不足2000米。乌拉尔山脉(南部) 因此,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普遍对具有卡高原飞行能力的直升机没有需求。它对 AHL 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在范围内。俄罗斯希望研制出航程更大的重型直升机。这种需求差异导致中俄两国在AHL重型直升机项目上相互施压,导致整个项目难以持续。二是供应链问题。中俄签署AHL重型直升机研发合同时,计划使用乌克兰制造的D-136发动机,这也是俄罗斯Mi-26直升机使用的同款发动机选择。但D-136发动机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俄乌冲突爆发后,AHL重型直升机不太可能购买乌克兰制造的D-136发动机。如果AHL的重型重型直升机项目继续推进,就只能使用中国或俄罗斯制造的发动机。但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些重型机器的技术上都存在重大缺陷。它还在努力支持 AHL 的重型直升机项目。信息来源:[1]环球网·《俄罗斯与中国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 [2]央视网·《米26直升机成功在堰塞湖大坝顶部空投设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如有,包括图片和视频)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并发布,我公司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当前网址:https://www.modou168.com//a/keji/1267.html







